凤翔县发掘了五座战国墓葬 秦人用捆绑的形式墓葬

2011-04-19 12:15:05 来源:西部网   评论:0   作者:zhanglanxuan 字号:||

核心提示:陕西省考古工作者在凤翔县境内勘探发掘了五座战国中早期秦国时代的墓葬,从出土的一批随葬品研究考证初步得出结论,秦国人喜欢把死者的肢体捆扎起来后再进行埋葬。据省考古研究院秦汉研究部部长、雍城考古队队长...

陕西省考古工作者在凤翔县境内勘探发掘了五座战国中早期秦国时代的墓葬,从出土的一批随葬品研究考证初步得出结论,秦国人喜欢把死者的肢体捆扎起来后再进行埋葬。

    

据省考古研究院秦汉研究部部长、雍城考古队队长田亚岐告诉记者,在凤翔县发掘的这五座墓葬中,有两位墓主的骨骼保存较为完好,墓主骨骼分别是侧屈和仰屈。骨骼之所以是这种形状,是因为在墓主死后,送葬人用绳状物捆扎其尸体使之蜷曲,然后委曲入土。那么,秦人为什么喜欢用捆绑的形式进行墓葬呢?

    

据介绍,秦人因骁勇彪悍而著称。秦人视死如生,将身体蜷曲起来模仿胎腹中婴儿的样子,象征着死亡是向再生的回归,是一种心灵的寄托,希望来世早早托生,这说明秦人对于人的生理结构是有一定认识的。另外,把死者肢体进行捆绑,就是要捆束住死者的灵魂,防止阴魂跑出去作坏作祟,扰害世间活着的人,以保护家人和村庄的平安与太平,这种说法也符合现在西府许多农村一些迷信的说法。还有说法认为,秦人在生前干什么职业死后也一样干什么职业。当官的仍然当官,做奴继续做奴,奴人死后仍要伺候自己的主人,按照这一阶级学说法来讲,采用屈肢葬的多为奴隶或身份等级低下的人。前些年,在凤翔县南指挥镇发掘的秦公一号大墓里就发现了很多屈肢殉葬的人的遗骸。但由于秦景公的遗骸被盗墓贼扰动,无法分辨其为屈肢葬还是直肢葬。所以这种学说在一定程度上还缺乏较为翔实的依据,只能是一种推测和分析。第四种说法是将死者肢体捆绑便于运送,秦人喜欢征战,常年在外打仗,而战死在沙场上的官兵都要把他们的尸体送回故土进行安葬,就必须进行长途运送。于是,将其用绳索或布条捆束起来,既减少了体积,又方便运送,时间一长就渐渐发展为屈肢葬的风俗和习惯。

    

有关秦人为什么用捆绑死者肢体形式进行送葬的说法还非常多,目前学术界尚无统一观点,这方面的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考证和研究,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秦人将死者捆绑起来进行埋葬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收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