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中国旅游报》针对春节黄金周期间各地民俗旅游火暴的现象发表评论《民俗旅游大有文章可做》。文章指出,尽管民俗旅游方兴未艾,许多城市、乡村打出了民俗旅游牌,但从实效来看,民俗旅游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流于形式,资源的优势没有得到深层次的发掘整理,旅游活动依然处于低端的餐饮、住宿、景点游玩等老三篇。笔者对此表示赞同,民俗旅游确实不应落入俗套。
没有特色,即便打出了民俗旅游的牌,也难有发展。位于北京市丰台区的南苑民俗旅游文化街长1500米,于2009年5月开街,设有百余家店铺。当初的目标是打造成国内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民俗旅游文化产业聚集区。实际上,该街虽然号称“民俗旅游文化街”,但能体现民俗与文化的事物却很少,而仅仅是一些地方菜馆、家常菜馆。以至于知道这条街的国内外游客寥寥无几,街上很多商户抱怨生意冷清。
作为旅游产品的一种类型,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旅游已成为旅游经济“亮点”。然而,纵观全国民俗文化与旅游经济珠联璧合、相得益彰的例子还为数不多。许多地方在推介民俗旅游时,往往不经意间步入误区。譬如,曾有人提出要像保护生态一样搞民俗保护区,让住在里面的人,小孩戴老虎帽、穿老虎鞋,老头穿老棉袄,不看电视看皮影。还有的让村里的庄稼人不种地,以剪纸为主业,秧歌队随时整装待发,如此,民俗文化完全成了旅游经济的附属品。
民俗旅游的意义与价值在于文化体验,而且是活生生的、真实的。但在不少地方的旅游文化推介活动中,民俗完全成为一种表演。这种做法表面上看似乎是在倡导保护民俗,其实,恰恰是在给传统民俗文化“毁容”。
要知道,传统民俗根植于生活土壤。在中国民间,扭秧歌、荡秋千以及剪纸绣花都有民间学问,这些学问不是来自学堂,而是千秋万代的智慧传承。然而,一些东西在日渐消失,一些东西已经变了味儿。
民俗旅游是民俗文化的延伸和展示,深厚的民俗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为民俗旅游奠定了发展之基。所谓民间风俗,不能不考虑到其生存的时代性。当适宜的环境、土壤都不在了,山花怎会依然芬芳?民俗文化大都是和生活方式、生活的物质内容相对应的,生活方式变了,很多民俗自然就会消失。我们不能抱怨也无法拦住一些民俗的淡化、消失。当城里人住着高楼开着汽车,怎么能还要让农村人保持纯粹的“原生态”呢?
近年来,各地的传统民俗纷纷被策划、包装成为动态性、参与性的旅游产品。然而,传统民俗不是一件“百宝衣”,更不是仅供今人摆设的花瓶。对于濒临失传的民俗文化最好送进博物馆,这是一种最好的保护。当然,这个博物馆是一个大的概念,它不是一座建筑,也不是一个民俗村,而应是现代社会留给传统民间文化的一个宽敞的位置。
可以说,民俗作为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人们更多的应在感情上挽留它,不可能在今天生活中如实地克隆,更不能将其作为旅游开发提鲜的“鸡汤”。
编辑:柚子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