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起点的故事
2015-09-16 15:07:32来源:评论:0 作者:liangsa字号:大|中|小
兴教寺塔



价值特征
8世纪为保存玄奘法师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而建,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是佛塔这一印度佛教的建筑形式随着佛教传播而东传入中原地区并中国化的典型物证。
景区简介
倚少陵原而建的兴教寺是唐代樊川八大寺院之首这里是我国著名高僧玄奘法师的长眠之地。公元664年著名高僧玄奘法师圆寂后葬于白鹿原唐高宗二年(公元669年)又改葬为樊川风栖塬并修建了五层灵塔次年因塔建寺唐肃宗题:“兴教”二字,从此取名兴教寺。
兴教寺坐北朝南,门内钟鼓两楼夹道对峙,气象庄严,远眺终南山,峰峦叠嶂,景色秀丽,是佛教人士游览和瞻仰玄奘遗迹的胜地。寺内藏有明代铜佛像、缅甸玉佛像各一尊,还有历代经卷数千册。周总理曾陪同印度总理尼赫鲁来此瞻仰玄奘墓塔。
兴教寺塔又称玄奘灵塔。位于长安区兴教寺慈恩塔院内,玄奘(602-644),唐代高僧,唯识宗创始人之一。圆寂后初葬白鹿原,总章二年(669年)迁葬今址立塔,建立寺,肃宗赐额"兴教"。陪葬其侧的有两弟子窥基和圆测灵塔。玄奘塔为方形五层砖结构,通高约21米,底边长5.2米。一层较高,面南辟龛室,内置玄奘塑像;二层以上实心壁面隐出倚柱,阑额,斗拱,叠涩檐下砌两排菱角牙子。塔身收分适度,造型庄重,为早期楼阁式塔的典型作品。两侧弟子灵塔均为方形三层,高7米左右。其中"窥基塔"为唐永淳元年(682)始建,大和三年(826)重建;"园侧塔"为北宋政和五年(1115)由终南山丰德迁来灵骨时所建。
旅游攻略
景区门票:免费
景区交通:长安县杜曲镇少陵原畔,乘坐917路可以到兴教寺路口。
上一篇:西安周边的寺庙,你知道几个
下一篇:下一篇文章标题下一篇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