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18 11:10:03 来源:陕西日报 评论:0 作者:zhanglanxuan 字号:大|中|小
泰陵遗址
泰陵神道散落的石刻
泰陵石刻破坏严重
“陕西的文物工作正成为陕西的核心竞争力。”这是赵正永省长在2011年陕西省文物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观点。这句话与其说是一种肯定,不如说是一种要求。作为一个文物大省,如何保护和利用好文物资源,始终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2011年2月24日,陕西省文物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提出,“十二五”期间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文化遗产保护机制,推动设立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
不难看出,“大遗址保护”将成为陕西文物工作下一个五年的核心理念。无疑,“大遗址保护”因其遵循着“系统有利原则”而显示出其先进性。大明宫、秦始皇陵都在这样的保护中赢得了属于自己的位置。然而,陕西的文物资源的丰富程度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它们并非都有好运气得到悉心的呵护,唐代帝王陵就是这样。
在渭河北岸北山山系南沿的山腰塬地,从梁山到金粟山,东西绵亘数百里的“唐十八陵”无疑是巍巍大唐最壮丽的遗存。可是它的状况却不容乐观,开山炸石、文物盗掘、耕地破坏……历经千年的唐陵正在当代人的无知和麻木中以更快的速度被破坏。是什么导致了唐陵的破坏?破坏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谁应该对唐陵的保护负责?“大遗址保护”能否挽留住大唐的文明?地方政府应该怎么做?国家政策又在哪里?
唐陵破,被采挖的大唐梦
“每到一处唐陵,看到那破败景象,我觉得自己的心在流血。”这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所长刘庆柱在文章《唐十八陵调查记》里的话。
学者的痛心疾首是有原因的:十四座依山而建的唐帝王陵除了乾陵和昭陵等个别陵墓主陵峰看起来还是完整的,但站在陵顶上就能看到后山空荡荡的躯壳。
泰陵,唐朝最具戏剧色彩的帝王李隆基的陵寝。这个昔日伟大的帝王应该不会想到现在的苍凉:通向主陵区的神道,不仅坑坑洼洼且堆满了采石的碎料,汽车一过,白色的粉尘扶摇直上。守陵的石人、石兽满面尘土地无奈矗立。从远处看,泰陵所谓的“凤翅”已经被炸掉了一翼。与泰陵的苍凉相对照的是旁边采石厂火热的生意,来来回回的卡车运送着属于帝陵的石头。据了解,仅在泰陵周围就有近30家采石厂,当然这还不是最多的。
事实上,唐十八陵所在各县无一例外“因地制宜”地发展着采石业。上至国企,下至村民个人,从机械化大规模开采到私人爆破、人工背运石头——人们对唐十八陵进行了疯狂地掠夺。“因山为陵”的14座唐帝王陵无一幸免,定陵、昭陵、章陵、元陵最为严重。定陵这座久负盛名的“凤凰山”也失去了双翼,凤凰的头部(定陵主峰)更是被深深地炸掉了一半,直接威胁到定陵地宫的安全。章陵和元陵的主峰几乎被夷为平地。章陵墓道口部分石条被炸开,散落于地表。昔日辉煌的唐代帝陵如今剩下的是破败不堪的躯体和残喘遗存的石刻。
生存还是保护,这是个问题
如果说采石是扼杀唐陵的利刃,那么贫穷无疑就是元凶。一份调查报告显示,2006年唐陵陵区人均产值不足3000元,是当年全省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
“吃饭靠天,花钱靠山”是陵区农民无奈的选择。对于世世代代生存在这里的农民似乎采石是生存的唯一方法。在光陵村,我们遇到了一个在村口等候丈夫采石回来的村妇,对于开山采石,她也很矛盾:“我们也知道在陵山上采石头不好,就看我们的庄稼吧整天被石灰盖着,根本就长不出什么。男人天天在矿上搬石头,累死累活的不说,还容易出事。但是不去又不行,总是要生活的。我们农民又没什么技术,出去也干不了个啥。”
陵区附近农民集体破坏显示着巨大的威力。以尧山脚下靠近光陵的上王乡浮阳村为例,1500人的小山村就有80多个采石点、70多个石灰窑、40多台粉碎机,还有永不停止的轰鸣和弥漫的烟尘。
“如果不给农民生计寻找出路,这样的恶性掠夺式发展很难控制。我们当地政府应该考虑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陕西省文物局赵荣局长说。
漠视,是普通农民对唐陵的态度。经受了近三十年经济利益唯上观念的熏陶,大多数村民更在意的是眼前的实际利益。如果这些帝王陵连石头都不能提供,那它就是最不值钱的“破烂”。
在刘庆柱的记录中写到:“竟有一些黑心人以定陵石刻为石料烧制石灰。我在石灰窑的石堆附近,就曾发现了属于定陵石刻之石座的碎石,其上唐代刻线花纹还依稀可辨。我询问附近农民这些碎石的来历,他们拒不回答;我要拍照,他们坚决阻止。我十分气愤,怎么能把珍贵的唐陵石刻放入石灰窑中烧制石灰!这简直是对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