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把西安称为长安。因为长安不仅仅是一个地名,更是代表千年之前中华民族无比繁荣昌盛的象征,它让我联想到大唐盛世。
古都西安钟楼夜景
当时的中国统治者应该很自豪,可以看到四方藩国的大使前来称臣入贡,数以万计的留学生遍布长安,学习汉文化知识;当时的中国人民应该很自豪,百姓们丰衣足食,夜不闭户,道不拾遗;当时的中国商人应该很自豪,做起国际贸易来不论和哪个国家的人打交道都不吃亏,咱有强大的国力做后盾嘛!它还让我联想到,一位位杰出的文学巨匠,在这里意气风发,挥笔泼墨写下一篇篇华丽的诗词曲赋,强大国力催动了最灿烂文化的诞生。不论是政治家,军事家还是文学家,书法家,不论他们从哪里来,长安都是他们施展人生抱负的舞台,“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篷蒿人”,一提起长安,我总能想起一长串古人的名字。
西安城墙
走出火车站,迎面的明城墙,可惜,它不是当年的“秦时明月汉时关”,它没有见过李白杜甫这样的人杰。虽然沿着城墙边一眼望去看不见尽头,但它还是没有给我先前预料中的太大震撼之感,可能是高楼大厦已经司空见惯了,几十米高的城墙不算什么;也可能是因为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它的名字就叫西安城墙而不是长安城墙,早在明朝的时候,长安就改名为西安了。
第一站: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碑林博物馆
去碑林,是抱着一种仰慕和欣赏的心情去的,尽管它的人气和它背负的鼎鼎大名实在不符,冷清的庭院里只有寥寥数人驻足观赏。在多数人的眼里,书法是一门陈旧过时的学问,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我既不懂书法,为何还要装摸作样研究那些古人的玩意?正因为这种思想作怪,我也险些与这座艺术宝库失之交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