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油糕
一面三吃
千层油饼
三原的饮食非常有名,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风味独树一帜。由于政治、经济、文化上的有利条件,使陕西三原小吃能够博采各地小吃之精华,兼收各民族小吃风味,挖掘、继承历代宫廷小吃之技艺,因而以品种繁多、风味各异、古色古香而著称,以宫廷佳品见长。
三原的小吃品种很多,祥茂聚精选并提炼了其中著名且最讲究的诸如金线油塔、泡泡油糕、疙瘩面等八个产品。
金钱油塔,又称千层油塔,因其外形如缕缕金丝盘绕,似层层塔楼相叠,即“提起似金线,放下像松塔”,故得名“金线油塔”。其特点是:层多丝细,松软绵润,油而不腻,清爽利口,营养丰富,久负盛名。
金线油塔历史悠久,早在1400多年前的唐代就有了。当时,称为“油塌”。相传,唐代段文昌丞相家里一老女仆擅长制作此品。据《清异录》记载,唐穆宗时,宰相段文昌家里有一号称“膳祖”的老女仆擅长制作这种油塔,且技艺精湛。在40多年的时间里,她曾将此技艺传授给100多名女婢。据说,得其真传的只有9个女仆。西安民间传说,真正能够继承段丞相家老女仆制作“油塌”技艺的,只有一人,足见其此制作技艺不易掌握。
后来,这种食品传入市肆。唐天授年间,长安城里就有这种“油塌”。《朝野佥载》说,当时有一位名叫张衡的官员,位至四品。武则天决定加一品,升他为三品官。一日退朝归来,路过街市,忽觉香气扑鼻,下马一看,原来是刚出笼的热“油塌”。张衡垂涎欲滴,便悄悄地买了一个在马背上就食,被御史弹劾,因而丢了乌纱帽。可见这种“油塌”吸引力之大,已经到了“闻香下马”的程度。
清代末,西安附近文化经济比较发达的三原县,其县城两家油饼铺“悦丰和”、“永丰亭”的店东彭占魁和杨丁海师傅,在继承唐代“油塌”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他们严格选用白、细、绵、软的上等面粉和用粮食喂养的生猪板油及网油,使油饼层次增多,并改饼状为塔状,改烙为蒸,名称也由“油塌”改为“金线油塔”。因而,招来八方来客,成为达官贵人、巨富商贾款待佳宾的上乘美食。本世纪30年代,西安南院门第一市场福记饭馆的马振贤师傅得其真传,制作的“金线油塔”,驰名三秦。从那时起,直到50年代初,尽管饭馆地址迁移到西大街迎祥观巷口,并改名为“同福楼”,但金线油塔一直是“看家名点”,慕名而来的食客络绎不绝,每天接待酒席不断。由于“油塔”供不应求,时有顾客事先来店“占号”预约。1979年,在陕西省饮食业风味食品展销会上,金线油塔受到中外观众、客商的高度赞赏。
金线油塔经过千余年的变化,制作技术更加考究。金线油塔,现已成为宾馆、饭店招待外宾的上乘美点。
疙瘩面本质上还是面条,但面和面在功夫上就差得多啦,回家烧开水泡方便面也是面,用一整根面棍子拉出发丝般的拉面那也是面,咱陕西人吃面的爱好改不了,于是乎就在面的形式上下起了功夫。这个疙瘩面相传是在清朝光绪年间(按咱国家这么悠久的历史算,其实也就相当于前些日子),陕西三原县城内有一叫“悦来馆”的小吃店,店内有一名叫李善思、绰号帽盖李的小伙计。他凭借三原当地盛产的小麦比较筋道的原料优势,创制成功的一种面条,据说在当时还引起不大不小的轰动,小店也一时间宾客盈门。
听到“疙瘩面”这个名头,可能很多人会首先想到疙瘩汤,以为是和疙瘩汤类似的一种东东。这就大错特错了!“疙瘩面”其实更类似于女娃的“盘头”,而陕西方言中一般形容缠绕在一起的一团东西为“一疙瘩”,于是便有此得名。这种面的独特之处在于刀工,端上来的一碗乍看上去面条细如龙须,丝缕缕簇拥成团,宛如花蕾含苞待放,形似锦龙盘绕,可能很多朋友会以为这是和拉面类似拉出来的。而据俺实地观察品尝,这个面其实是切出来的!其刀工细腻而匀长,使得面质柔软而筋丝,也正是因为是切出来的,才更方便的团成“一疙瘩。
在三原最有名的老黄家吃了一顿,三碗东西端上来:一碗酸汤、一碗肉臊子(可以要素的),一碗盘成疙瘩状的面。疙瘩面一般就是用这三碗来“三吃”,一用肉臊子(或素臊子)干拌吃,二用汤浇上当汤面吃,三可以放油泼辣子酱油醋吃。
陕西面食的特别之处在于“臊子”。不同的面食要配不同的臊子,这是绝对不能搞乱的。“疙瘩面”属于细面,鲜嫩而醇香,既可干吃,又可汤吃。陕西多数面食都偏辣,而疙瘩面的臊子则不能太辣。汤吃时,浇上精制的酸而不烈的臊子汤,用筷子挑起,既可看到面丝修长,根根到头,棱棱相见,而肉粒则要均匀地紧贴于面上。如同蚂蚁上树,碗内则不能有断面条和肉末。